1. excel表格函数教学
首先,在 Excel 中打开需要设置公式的工作表。
选择需要设置公式的单元格。
在单元格中键入公式,以“=”符号开头。例如,如果要计算 B2 单元格和 C2 单元格的和,可以输入以下公式:=B2+C2。
按下 Enter 键,公式将被应用,并显示结果。
如果需要,可以拖动单元格边框,将公式应用到多个单元格。
如果需要更改公式,可以单击单元格,然后编辑公式,再次按 Enter 键应用更改。
2. excel函数公式大全
1、IF函数条件判断EXCEL的逻辑函数,执行真假值判断,根据逻辑计算的真假值,返回不同结果。可以使用函数 IF 对数值和公式进行条件检测。相当于普通话的“如果”,常规用法是:IF(判断的条件,符合条件时的结果,不符合条件时的结果)。AND函数对两个条件判断,如果同时符合,IF函数返回“有”,否则为无。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做多选题,必须所有选项都符合才是对(true),否则就是错(false)。3、条件求和SUMIF用法是:SUMIF(条件区域,指定的求和条件,求和的区域)用通俗的话描述就是:如果D2:D5区域的班级等于F2单元格的“一班”,就对C2、C5单元格对应的区域求和。4、条件计数COUNTIF函数统计条件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个数。常规用法为:COUNTIF(条件区域,指定条件)。5、条件查找VLOOKUP函数的语法为:VLOOKUP(要找谁,在哪儿找,返回第几列的内容,精确找还是近似找)。
3. excl函数教程
excel中or函数的使用方法:
1.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or函数的意思和使用方法。
2.然后打开Excel表格。
3.然后选中要输入公式的单元格。
4.然后输入or函数。
5.然后输入参数,只要有一个参数成立,则返回true。
6.然后用if判断or的返回结果,如果为true则返回“可以”。
7.如果or的结果为false,则返回参数3 “不可以”。
4. excel表格函数的基本操作
1、在excel中打开需要使用if函数的表格。如示例中需要给学生按成绩判定该学生是否及格。
2、将鼠标移至想要判定的单元格后面的单元格里,输入“=if()”。
3、鼠标移至“=if()”的括号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引伸出一列对if函数英文解释,其中logical-test表明该位置输入if函数判断条件,value-if-ture表示该条件成立该位置输出的值,value-if-false表示该条件不成了该位置输出的值。
4、我们在if括号里输入“C4<60,”,这表面判断条件是张三成绩的对应单元格数值小于60,而逗号表示判断条件输入完毕。
5、接下来输入成绩小鱼60条件成立的结果为“不及格”,并且这个结果需要用英文输入下的双引号圈住,再用逗号分开下一步判定。
6、进行最后一步操作,输入判定不成立的结果为“及格”。
7、输入完毕后点击回车,if函数就算输入成功了,并且判定结果也展现出来了。
单元格运用是Excel中的术语,指用单元格在表中的坐标位置的标识。是计算机基础的重要学习内容。
单元格运用分为A1和R1C1两种引用样式。在A1引用样式中,用单元格所在列标和行号表示其位置,如C5,表示C列第5行。在R1C1引用样式中,R表示row、C表示column,R5C4表示第五行第四列,即D5单元格。
扩展资料
IF函数一般是指Excel中的IF函数,根据指定的条件来判断其“真”(TRUE)、“假”(FALSE),根据逻辑计算的真假值,从而返回相应的内容。可以使用函数 IF 对数值和公式进行条件检测
5. excel表格函数视频教程全集
一、Excel等级判定:If函数法。
功能:根据指定的条件返回指定的值或执行指定的操作。
语法结构:=If(判断条件,条件为真时的返回值或函数公式,条件为假时的返回值或函数公式)。
目的:判断销售额的“等级”情况。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F3>600,"优秀",IF(F3>500,"良好",IF(F3>300,"及格","不及格")))。
解读:
1、If函数除了单独使用外,还可以嵌套应用,但缺点是嵌套层级较多时,容易出错。
2、如果要使用If函数判定等级,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判定条件。
二、Excel等级判定:Ifs函数法。
功能:检查是否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并返回与第一个TRUE条件对应的值。
语法结构:=Ifs(判断条件1,返回值1,判断条件2,返回值2……)。
目的:判断销售额的“等级”情况。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S(F3>600,"优秀",F3>500,"良好",F3>300,"及格",F3<=300,"不及格")。
解读:
Ifs函数避免了If函数的嵌套。相对于If函数来说,简单直观易理解。只需要保证判断条件和返回值一一对应即可。
三、Excel等级判定:Vlookup函数法。
功能:返回指定范围中和指定条件相对应的值。
语法结构:=Vlookup(查询值,查询范围,返回列数,[匹配模式])。其中0位精准模式,1位模糊模式。
目的:判断销售额的“等级”情况。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VLOOKUP(F3,$J$3:$K$6,2,1)。
解读:
1、公式=VLOOKUP(F3,$J$3:$K$6,2,1)中F3为需要查询的值,$J$3:$K$6为查询范围,2为返回列数,即返回K列的值。
2、当Vlookup函数采用模式查询方式时,如果在数据范围中找不到对应的值,则会自动向下兼容查询,即匹配小于当前值的最大值,并返回对应的值。
四、Excel等级判定:Lookup函数法。
功能:返回指定数据范围中符合条件的值。
语法结构1:=Lookup(查询值,数据范围)。
语法结构2:=Lookup(查询值,查询值所在行或列,[返回值所在行或列])。
Lookup函数有两种语法结构,分别为向量形式和数组形式,语法结构1为数组形式、语法结构2为向量形式。
目的:判断销售额的“等级”情况。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LOOKUP(F3,$J$3:$K$6)或=LOOKUP(F3,$J$3:$J$6,$K$3:$K$6)。
解读:
1、使用数组形式时,查询值所在的范围必须在数据区域的第一行或第一列,返回值所在的范围必须在数据区域的最后一行或最后一列。
2、使用向量形式时,如果查询值和返回值在同一个区域,则可以省略返回值范围。
五、Excel等级判定:Choose+Match组合函数法。
Choose函数功能:根据指定的值,筛选出对应的值或执行相应的操作。
语法结构:=Choose(索引值,返回值1或表达式1,[返回值2或表达式2]……[返回值N或表达式N])。
Match函数功能:返回指定值在指定范围中的相对位置。
语法结构:=Match(定位值,数据范围,匹配类型),其中匹配类型有三种类型,分别为1(小于)、0(精准)、-1(大于)。
目的:判断销售额的“等级”情况。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HOOSE(MATCH(F3,$J$3:$J$6,1),K$3,K$4,K$5,K$6)。
解读:
公式中首先用Match函数获取当前值在$J$3:$J$6中的相对位置,并作为Choose函数的第一个参数,然后根据参数值返回对应的等级。
六、Excel等级判定:Index+Match组合函数法。
Index函数功能:返回指定范围中行列交叉处的值。
语法结构:=Index(数据范围,行,[列])。当省略“列”时,默认的值为1。
目的:判断销售额的“等级”情况。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NDEX(K$3:K$6,MATCH(F3,J$3:J$6,1))。
解读:
公式中利用Match函数获取当前值在J$3:J$6中的相对行数,并作为Index函数的第二个参数,最后返回指定的行和第一列交叉处的值。
6. excel表格函数教程入门视频
一、数字处理
1、取绝对值
=ABS(数字)
2、取整
=INT(数字)
3、四舍五入
=ROUND(数字,小数位数)
二、判断公式
1、把公式产生的错误值显示为空
公式:C2
=IFERROR(A2/B2,"")
说明:如果是错误值则显示为空,否则正常显示。
2、IF多条件判断返回值
公式:C2
=IF(AND(A2<500,B2="未到期"),"补款","")
说明:两个条件同时成立用AND,任一个成立用OR函数。
三、统计公式
1、统计两个表格重复的内容
公式:B2
=COUNTIF(Sheet15!A:A,A2)
说明:如果返回值大于0说明在另一个表中存在,0则不存在。
2、统计不重复的总人数
公式:C2
=SUMPRODUCT(1/COUNTIF(A2:A8,A2:A8))
说明:用COUNTIF统计出每人的出现次数,用1除的方式把出现次数变成分母,然后相加。
四、求和公式
1、隔列求和
公式:H3
=SUMIF($A$2:$G$2,H$2,A3:G3)
或
=SUMPRODUCT((MOD(COLUMN(B3:G3),2)=0)*B3:G3)
说明:如果标题行没有规则用第2个公式
2、单条件求和
公式:F2
=SUMIF(A:A,E2,C:C)
说明:SUMIF函数的基本用法
7. excel表格函数教学视频
1、打开需要操作的EXCEL表格,选中需要转换为实际数值的单元格,并通过“Ctrl+C”复制。
2、在其他任意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右键菜单粘贴选项中点击选择“值”即可,当然也可以粘贴在原单元格上覆盖原本的公式。
3、返回EXCEL表格,可发现在Excel中把函数输出来的值变成真正的数值操作完成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