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表格网

excel计算土方(土方计算excel表格)

来源:www.0djx.com  时间:2022-10-19 08:00   点击:250  编辑:表格网  手机版

1. 土方计算excel表格

1、在开挖前对开挖段路基进行原地面测量,一般每5米一个横断面。

2、路基挖完可再次进行断面测量,桩号和原地面测量的相同。也可以不进行测量,按设计尺寸进行计算。

3、然后绘制断面图。

4、格局断面图进行计算开挖土方量。

5、计算公式是棱台的计算公式相同=(S1+S2)*5/2,每5米计算一次,然后累加就可以得出该段的土方量了。一般采用电子表格编辑公式。计算很方便。

2. 土方计算表格下载

如果CAD中有表格需导入到Excel的话,你可以使用“CADTable2Excel”提取。

3. 土方计算表格怎么做

在cass制图软件土方计算填方量为零说明计算土方量范围里没有低于所选的±0面,所以全是挖方量。

4. excel土方计算公式

1断面法

我们设想利用施工区的平面控制点,使用全站仪配合测距仪远距离施测断面,在通视较好的平面控制点上,一站即可完成一项工程的全部断面测量任务。

原理

全站仪可以直接或间接获取测站的三维坐标,利用这一功能,只要将测站与基线纳入统一坐标系,经过坐标旋转,建立新的施工坐标系,在测站点架设仪器并输入测站点相对于基线的里程桩号和规化距离(轴距),此时所测得测点的纵、横坐标就是该点的桩号和该桩号上的横断面点相应的轴距。

(1) 建立独立的施工坐标系统

建立以基线起点为原点,基线前进方向为X坐标轴,垂线方向为Y坐标轴的施工坐标系统。

在该坐标系统中,X坐标表示测点沿基线方向相对于基线起点的间距即里程桩号 ,X为正数表示该点位于基线起点的前方,负数表示该点位于基线起点的后方 。Y坐标表示测点到基线的水平距离即轴距,Y坐标为正表示该测点位于基线的右方,Y坐标为负表示该测点位于基线的左方,其绝对值所表示的轴距是相等的。而断面测量所采集的数据一般都是沿基线、基线的平行线、基线的垂直线上的特征地形变化点相对于基线起点或基线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建立了上述施工坐标系后,在该施工坐标系测得测点的三维坐标,X表示该点的桩号,Y表示轴距,H表示该点高程。

(2) 施工坐标系坐标与大地勘测坐标系坐标的换算。

在施工坐标系下进行断面测量,主要问题是将测站点的大地坐标通过坐标转换换算成施工坐标系坐标,以所计算出的坐标作为站点的坐标值,进行断面测量。

断面法的应用

使用“断面法”进行作业,首先要选定控制点,在需要挖填部位的对面,通视条件好、视野开阔、距离适当的地方进行布设,为了防止控制点丢失,便于方向检测,可以多增设几个点,保证施测要求。选定测站点并完成坐标值的转换后,在测站点安置仪器,对准后视方位配盘、检测后视坐标无误(后视方位角为施工坐标系方位角)方可进行。测量时,一种情况是原始断面测量,即立尺员依地形变化要求选定断面。二种情况按给定的原始桩号、轴距进行测量,立尺员初步估计断面位置,再用试测法找到准确的断面位置,依次完成各个断面的测量任务。使用全站仪可根据仪器显示:X—桩号、Y—轴距、H—高程,进行指挥、计算或记录,使用经纬仪配合测距仪可按具体条件使用可编程计算器通过输入边长、水平角、垂直角,计算桩号、轴距。

之前先检查测量记录数据,准确无误后绘制断面图。一种方法是手工将点展绘在方格纸上,联成断面线,并将原始地面线、设计线、土石分界线等分别予以展绘,各种数据线相互叠合生成断面图。时,采用常用的平均断面法 :即假定两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其高为两断面的中线长度,底面积为相邻两断面之平均值。

断面面积S分别用求积仪量出,代入公式求出总工程量。

第二种方法是将各种数据(原始地面数据、土石分界线、收方线、竣工线等)分别输入计算机,利用AutoCAD强大的绘图功能完成断面绘制、断面面积查询,配合(Excel)利用平均断面法计算总工程量,断面图用Auto CAD输出。

地形图法

对于地形变化复杂、通视条件差、开挖或回填区域不规则的地区,有时测量几个有限的断面很难表达出该地区实际情况,增补断面,如果通视影响就不得不频繁搬站 ,无形中加大了外业工作量,由于受视野的限制可能室外选定的断面对于不一定非常合理,这时使用“断面法”就没有太大优势,因此我们使用“地形图法”。

地形图是地表的模拟图象。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 、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地形图法”即野外直接测定地物、特征地貌的,依据计量要求确定测图比例,近距离现场展点现场勾绘地形图,地形图比例尺根据用途、工程部位、范围大小等选择,如主要建筑物的开挖竣工地形图选用1:200,收方图以1:500或1:200为宜,大范围的土石覆盖层开挖可选用1:1 000 。测图完毕 ,交付现场验图,地形图之“地物点位置中误差、等高线高程中误差等”均符合“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允许精度,即可交付内业计算使用 。

内业计算时在地形图上先定出基线位置,在地形图上参考基线位置依地形变化趋势、地质情况等以满足计量要求截取横断面,依断面线量取距离与高程等断面数据 ,并填入相应的表格。这样即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又减少了外业的盲目性,或是断面不足而造成的补测停工,甚至影响工程计量。绘制断面图与计算工程量的方法如同上述 "断面法"所述,但因注意所使用地形图的比例尺应不小于断面的绘图比例尺,并尽可能提高测点的点位与高程精度,加大点位密度。

5. 土方量计算excel表格

不知你要的是那种下拉菜单1.有效性的下拉菜单设置:数据--有效性--设置--允许--序列--来源,用鼠标选则下拉值2.筛选下拉菜单的设置:数据==筛选--自动筛选,此时就会出现下拉菜单

6. 用excel计算方格网土方

方格网法。将场地划分为边长10—40m的正方形方格网,通常以20m居多。再将场地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角上,场地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差值即为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习惯以“+”号表示填方,“-”表示挖方。将施工高度标注于角点上,然后分别计算每一方格地填挖土方量,并算出场地边坡的土方量。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即得场地挖方量和填方量的总土方量。

为了解整个场地的挖填区域分布状态,计算前应先确定“零线”的位置。零线即挖方区与填方区的分界线,在该线上的施工高度为零。零线的确定方法是:在相邻角点施工高度为一挖一填的方格边线上,用插入法求出零点的位置,将各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零线确定后,便可进行土方量计算。方格中土方时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即四角棱柱体和三角棱柱体法。

①四角棱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填或全部为挖,其挖方或填方体积为:

V=a2(h1+h2+h3+h4)/4

式中:h1、h2、h3、h4—方格四然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均取绝对值,m;

a—方格边长。

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其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

V1、2=a2/4×[h12/(h1+h4)+h22/(h2+h3)]

V3、4=a2/4×[h32/(h2+h3)+h42/(h1+h4)]

方格中三个角点为挖方(或填方)另一角点为填方时(或挖方)时,其填方部分的土方量为:

V4=a2h43/6(h1+h4)(h3+h4)

其挖方部分土方量为:

V1、2、3=a2(2h1+h2+2h3-h4)/6+V4

②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计算时先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每个三角形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当三角形三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全部为填时,其挖填方体积为:

V=a2(h1+h2+h3)/6

式中: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用绝对值代入,m。

三角形三个角点有填有挖时,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其锥体部分体积为:

V锥=a2h33/6(h1+h3)(h2+h3)

楔形部分的体积为:

V楔=a2/6[h33/(h1+h3)(h2+h3)-h3+h2+h1]

式中: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取绝对值,m。其中h3指的是锥体顶点的施工高度。

扩展资料:30*50毫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35方,主要是用来吊棚或者做一些内部结构.60*90毫米,现在这种规格很少见到,以前主要是利用它制作家具一类的产品.120*40毫米,这主要是我们常说的门边方,就是常使用它做门的骨架的.建筑木方使用注意事项。用在室内的方木要时常开窗通风,使木材的气味排除室内,还能让室内的氛围和室外相互交互,室内的木材还怕污垢,像平时留下一些水溶性的污垢,可用一些橘皮水擦拭,即可消除污垢,但如果是口香糖,涂料之类难以去除的污垢,我们不能急于清理,一般的洁净剂是清除不掉的,不要轻易用刀具或者什么硬器去清除,要及时请教专家来解决;在户外的方木,要多注意防水措施,方木怕水,梅雨季节一定要注意不能飘雨积水,以免造成建筑方木开裂、腐烂、曲翘、油漆剥离,光泽变暗

7. excel怎么计算土方量

道路断面法土方量计算步骤:

第一步:展点建模绘等高线

第二步:删除三角网,用PL复合线画一条线路,作为纵断面线,生成里程文件

作业流程:工程应用→生成里程文件→生纵断面线生成→新建(这时命令栏中会提示选择纵断面线,此时选中事先画好的复合线)→生成(生成里程文件 [.hdm] 和里程数据文件 [.dat] )。里程数据文件是里程点的坐标及各横断面点的坐标。格式:点号,断面号, Y , X , H

第三步:生成纵横断面

作业流程:工程应用→断面法土方计算→道路断面(选择参数)→在图面上选取绘制纵、横断面的位置 [ 鼠标在图面点选,注意命令栏中的提示 ] 第三步:计算土方量: TA---- 填方 WA---- 挖方 作业流程:工程应用→断面法土方计算→图面土方计算→生成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 有图面生成和生成 EXCEL 两种,类似生成界址点成果表 ]

前面讲到的横断面设计文件该文件用于输入横断面设计的已知要素,可以由道路设计文件参数文件菜单来生成。文件格式如下:

断面序号,H=中桩设计高程,ZI=1:左坡度,YI=1:右坡度,ZW=左宽,YW=右宽,A=横坡率,ZC=左超高,YC=右超高,ZTG=左单坡限高,YTG=右单坡限高,ZWH=左坡间宽,YWH=右坡间宽,ZI2=1:左二级坡度,YI2=1:右二级坡度,ZSL=左碎落台宽,YSL=右碎落台宽,ZWG=左边沟上宽,YWG=右边沟上宽,ZDG=左边沟下宽,YDG=右边沟下宽,ZHG=左边沟高,YHG=右边沟高

END

以END作为结束标志。

8. 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土方开挖是工程初期以至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将土和岩石进行松动、破碎、挖掘并运出的工程。按岩土性质,土石方开挖分土方开挖和石方开挖。

土方开挖按施工环境是露天、地下或水下,分为明挖、洞挖和水下开挖分类。在水利工程中,土方开挖广泛应用于场地平整和削坡,水工建筑物(水闸、坝、溢洪道、水电站厂房、泵站建筑物等)地基开挖。

地下洞室(水工隧洞、地下厂房、各类平洞、竖井和斜井)开挖,河道、渠道、港口开挖及疏浚,填筑材料、建筑石料及混凝土骨料开采,围堰等临时建筑物或砌石、混凝土结构物的拆除等。

施工方案的编制在满足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工期要求等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编制施工方案时,一般应考虑:

①开挖方式和施工方法能满足开挖进度要求,与施工导流和混凝土浇筑等前后工序相衔接,并满足防洪和渡汛要求。

②根据水文、季节和施工条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快速施工,均衡生产。

③根据开挖工程规模、土石特性、工作条件、施工方法,选择适用的施工机械设备,挖、装、运、卸各项设备要合理配套。

④因地制宜,安排好交通运输路线和施工总平面布置,以及风、水、电等系统。

⑤搞好土石方平衡调配,注意安排挖采结合、弃填结合,避免重复倒运。弃渣、弃土场地尽量少占农田,并尽可能造地还田。弃渣要避免侵占河道,避免阻碍行洪或抬高电站尾水位影响发电效益。

⑥做好施工排水措施,将妨碍施工作业和工程质量的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施工废水排至场地以外,为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⑦按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流砂现象、边坡稳定、隧洞塌方等,要进行技术分析,提出解决的措施。

⑧注意施工安全,按照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工业卫生等方面规程的规定,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9. 土方系数换算表

土方压实方和虚方换算:1实方=1.565虚方。因为1自然方=0.85实方=1.33虚方,所以1实方=1.565虚

只有片石的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的系数。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堆积密度。

我们取定片石的表观密度为2700kg/m3,堆积密度为1500kg/m3,则空隙率为44.44%,转换系数为1.8.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