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表格网

从小到大排名公式excel(从小到大的数学公式)

来源:www.0djx.com  时间:2022-11-13 16:07   点击:152  编辑:表格网  手机版

1. 从小到大的数学公式

1~4年级数学公式(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2、最大的长度单位是千米(km),最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mm),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千米=1000米 1米=100厘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3、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大单位换小单位要乘进率,小单位换大单位要除以进率。(通俗记忆: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大单位换小单位要在原来数字上加1个0,小单位换大单位

要在原来数字上减去1个0)

例:20厘米=()分米 5米=()厘米

解:厘米换成分米,小单位换成大单位,1分米=10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用20除以进率或者用20减去一个0,最后结果为2,所以20厘米=(2)分米;

米换成厘米,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用5乘100或在5后面加两个0,最后结果为500,所以5米=500厘米;

二、重量单位

1、常用的重量单位有(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吨(t)、千克(kg)、克(g);

2、最大的重量(质量)单位是吨(t)、最小的重量(质量)单位是克(g),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3、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大单位换小单位要乘进率,小单位换大单位要除以进率。(理解记忆:同长度单位)

例:

三、时间单位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时、分、秒;

2、钟面上有3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钟面上有60个小格,12个大格,每一大格分为5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

2. 从小到大的数学公式是什么

一、首先,打开Excel表格程序,打开要进行排序的Excel表格文件。

二、然后,在Excel程序主界面上方选择“数据”,点击打开。

三、然后,在下拉菜案中选择“排序”,点击打开。

四、最后,在窗口中选择“次序”为“升序”,即可让一列数据从小到大排列,问题解决。

扩展资料:

电子表格可以输入输出、显示数据,也利用公式计算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可以帮助用户制作各种复杂的表格文档,进行繁琐的数据计算,并能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各种复杂统计运算后显示为可视性极佳的表格,同时它还能形象地将大量枯燥无味的数据变为多种漂亮的彩色商业。

3. 函数从小到大的公式

短期生产函数:既有固定要素,又有可变要素:Q=f (L,K),一般K是固定不变的。

2、总产量TP:投入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TP=Q=f (L,K)。

平均产量AP: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AP=TP/L 。

边际产量MP: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MP=d(TP)/d(L) 。

4. 从小到大的数学公式大全

1弧度=(180/π)°

1弧度=(180/π)°,根据定义,一周的弧度数为2πr/r=2π,360°角=2π弧度,1弧度约为57.3°。弧度是角的度量单位,1周角为2π弧度,1平角为π弧度,1直角为π/2弧度。

弧度制和角度值怎么转换

1rad=(/180)1°=1/180rad,其中rad是弧度的单位、通常可以省略不写。

公式为:角度=180°×弧度÷π 弧度=角度×π÷180°

弧度制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用符号rad表示,读作弧度。用弧度作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弧度制。另外一种度量角的方法是角度制。弧度制的精髓就在于统一了度量弧与半径的单位,从而大大简化了有关公式及运算,尤其在高等数学中,其优点就格外明显。

角度制是用来表示一个角的大小的,单位"度"。除了角度制可以测量角的大小,还有一种--弧度制也可以测量角的大小,长度等于半径的弧长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记作1rad。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角。

弧长计算公式是一个数学公式,为L=n(圆心角度数)(1)×2r(半径)/360(角度制),L=a(弧度)×r(半径)(弧度制)。其中n是圆心角度数,r是半径,是圆心角弧长。

1度=π/180≈0.01745弧度,1弧度=180/π≈57.3度。

角的度量单位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角度制,另一种就是弧度制。 角度制,就是用角的大小来度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在角度制中,我们把周角的1/360看作1度,那么,半周就是180度,一周就是360度。由于1度的大小不因为圆的大小而改变,所以角度大小是一个与圆的半径无关的量。

弧度制

顾名思义,就是用弧的长度来度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单位弧度定义为圆周上长度等于半径的圆弧与圆心构成的角。由于圆弧长短与圆半径之比,不因为圆的大小而改变,所以弧度数也是一个与圆的半径无关的量。角度以弧度给出时,通常不写弧度单位,有时记为rad或R。

两个角相加时,°与°相加,′与′相加,″与″相加,其中如果满60则进1。

两个角相减时,°与°相减,′与′相减,″与″相减,其中如果不够则从上一个单位退1当作60。

用度(°)、分(′)、秒(″)来测量角的大小的制度叫做角度制。

角度制

规定周角的360分之一为1度的角,用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角度制。

单位换算

角度制中,1°=60′,1′=60″,1′=(1/60)°,1″=(1/60)′。

角度制就是运用60进制的例子。

运算法则

两个角相加时,°与°相加,′与′相加,″与″相加,其中如果满60则进1。

两个角相减时,°与°相减,′与′相减,″与″相减,其中如果不够则从上一个单位退1当作60。

 

5. 从小到大的面积公式有什么

地球上大陆有6块,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亚欧大陆是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的合称。因为,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是连在一起的。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亚欧大陆由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部分和东西伯利亚所在的美洲板块所组成。 另外,亚欧大陆亦有其他意思。它亦可以是前苏联解体后各个加盟共和国所在的地域的雅称。而传统上,亚欧大陆这一块大陆地有不同的种族居住,组成了欧洲、西亚、南亚、东南亚及东亚等多个不同的文化圈。

澳大利亚大陆是位于南半球大洋洲的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面积为769万平方公里,在世界的6个大陆中是面积最小的一个大陆。在政治上,澳大利亚大陆属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大陆四面被海所包围,与南极大陆并列为世界上仅有的两块完全被海水所包围的大陆。新西兰并不属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相比,澳大利亚大陆上的生物相具有很大的不同。

6. 小学数学学过的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积=底面积×高 V=Sh

第一部分: 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27、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28、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9、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30、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1、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32、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3、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34、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35、互质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6、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7、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38、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最大公约数)

39、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0、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4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

42、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43、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44、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45、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6、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47、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48、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

49、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 141414

50、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3. 141592654

51、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 141592654……

52、什么叫代数? 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53、什么叫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 =ab+c

7. 从小到大的数学公式有哪些

众数和中位数是初中学的知识。

众数:一组数字,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字就是众数。众数有的时候不止一个。

例如:①1 2 2 3 3 3 4 5这组数据中,数字三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就是3

②1 1 2 2 2 3 3 3这组数据中,数字2和数字3出现的次数一样多,所以众数就是2和3

中位数:一种数据,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最中间的数字就是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最中间的数字就是中位数

例如:1 2 3 3 4最中间的数字是3,所以各种数据的中位数就是3.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最中间那两个数字的和的一半就是中位数。

例如:1 1 2 3 4 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3)÷2=2.5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