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缓和曲线计算坐标公式
这个跟曲线半径和列车速度是相关的,给你个公式吧:h=11.8V⒉/Rh——外轨超高量.V——通过曲线时的列车速度(km/h);R——曲线半径(m)。实际设置超高时,取其整数到5毫米,最大超高为150毫米.单线上下行速度悬殊时,不超过125毫米.nizhen_234 的计算公式适用于改建铁路。新建铁路推荐使用以下公式:h=7.6Vmax⒉/Rh——外轨超高量.(mm)Vmax——路段设计最高行车速度(km/h);R——曲线半径(m)。
2. 缓和曲线的公式
根据给的要素,核算切线长、曲线长等,然后推算出各主点的里程,根据交点的坐标可以算出方位角,然后可以推算出直缓点的坐标,缓和曲线段就根据偏角法求出偏角和弦长,求出坐标增量,根据前面的点推算就可以了,公式:缓和曲线段:δ=Lx2/6RL0*180/π,C=Lx–Lx5/90R2Lo2圆曲线段δ=90Lx/πR,C=2πsin(φ/2)φ=L/R*180/π
3. 缓和曲线偏距公式
轮毂直径值: 16 偏距(ET)值: 42 轮毂孔距: 5X100 中心孔: 57.1
朗逸轮胎尺寸为205/55 R16。
轮毂尺寸是低配是15寸,中配和高配是16寸的轮毂。朗逸轮胎没有什么特别的,还是韩泰OPTIMO K415系列产品,规格也是普通的205/55 R16。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汽车轮胎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
4. 缓和曲线要素及坐标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y=∑{(-1)N-1×L4N-1÷[(2N-1)×(2c)2N-1×(4N-1)]}。缓和曲线指的是平面线型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除四级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级公路都应设置缓和曲线。在现代高速公路上,有时缓和曲线所占的比例超过了直线和圆曲线,成为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上,缓和曲线也被广泛地使用。
5. 缓和曲线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x=ι-ι5/(40R2I02)+ι9/(3456R4I04)
切线支距法是以曲线的起点或终点为坐标原点,原点至交点的切线方向为X轴,坐标原点至圆心的半径为Y 轴,曲线上任一点即可用坐标值X和Y来设置的一种计算方法。
6. 缓和曲线坐标计算例题图文
缓和曲线计算方法(ZH~HY)中线首先计算直线段坐标方位角(即ZH~JD坐标方位角),及ZH点坐标。备用偏角公式:{30*L/(π*RLS)缓和曲线}计算待求点偏角=((L/10)2 *(57296/(RLS ))/60。其中L=待求点至ZH距离、R=圆曲线半径、LS =缓和曲线长。
待求点方位角=直线方位角±待求点偏角。
(曲线左转-偏角,曲线右转+偏角)
待求点至ZH点弦长=L—L5 /(90*R2 *LS 2),其中L=待求点至ZH距离(里程)、R=圆曲线半径。
待求点坐标:X=ZH点X坐标+COS(待求点方位角)*弦长 Y= ZH点Y坐标+SIN(待求点方位角)*弦长缓和曲线计算左右边线坐标(ZH~HY)左侧方位角=(待求点方位角±2倍偏角=直线方位角±3倍偏角)—边线与中线夹角。
右侧方位角=(待求点方位角±2倍偏角=直线方位角±3倍偏角)+边线与中线夹角。
左侧边线坐标:X=该点中线X坐标+COS(左侧方位角)*边线至中线距离 Y=该点中线Y坐标+SIN(左侧方位角)*边线至中线距离右侧边线坐标:X=该点中线X坐标+COS(右侧方位角)*边线至中线距离 Y=该点中线Y坐标+SIN(右侧方位角)*边线至中线距离圆曲线计算方法(HY~YH)中线注:(ZY-YZ)
同理,方位角=用直线方位角-待求点偏角首先计算直线段坐标方位角(即ZH~JD坐标方位角),及HY点坐标。
求出缓圆点(HY)
偏角=(LS*90)/(π* R)。
求待求点偏角=(L*90)/(π* R)。
其中:L=待求点至HY距离(里程)、R=圆曲线半径、LS =缓和曲线长。
待求点至HY点弦长=2* R*SIN(待求点偏角)。
待求点方位角=直线方位角±HY点偏角±待求点偏角, (曲线左转-偏角,曲线右转+偏角)。
待求点坐标:X=HY点X坐标+COS(待求点方位角)*弦长 Y=HY点Y坐标+SIN(待求点方位角)*弦长圆曲线计算左右边线坐标左侧方位角=(待求点方位角±偏角—边线与中线夹角)。
右侧方位角=(待求点方位角±偏角)+边线与中线夹角)。
左侧边线坐标:X=该点中线X坐标+COS(左侧方位角)*边线至中线距离 Y=该点中线Y坐标+SIN(左侧方位角)*边线至中线距离右侧边线坐标:X=该点中线X坐标+COS(右侧方位角)*边线至中线距离 Y=该点中线Y坐标+SIN(右侧方位角)*边线至中线距离缓和曲线计算方法(Y
7. 缓和曲线圆曲线坐标计算图示
缓和曲线上的点坐标计算已知:
①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离ZH点的长度:
l②圆曲线的半径:
R③缓和曲线的长度:l0④转向角系数:K(1或-1)⑤过ZH点的切线方位角:α⑥点ZH的坐标:xZ,yZ计算过程:说明:当曲线为左转向时,K=1,为右转向时,K=-1,公
8. 缓和曲线上的坐标计算
1、 计算曲线的标桩位置
(1)曲中点的计算
曲线中点=实量正矢倒累计合计/实量正矢合计
(2)求圆曲线平均正矢
圆曲线平均正矢=50000/半径
如技术资料不明可用下式推算:
圆曲线平均正矢=圆曲线实量正矢合计/圆曲线测点数
(在曲线头、尾未算出前,可在曲线中部选择大致上相同的那部分正矢进行累加计算)
(3)求曲线长
曲线长=(实量正矢合计/圆曲线平均正矢)×10 (M)
曲线分段数=曲线长/10
或:曲线分段数=实量正矢合计/圆曲线平均正矢
(4)求曲线头、尾位置
曲线头=曲中点-曲线长分段数/2
曲线尾=曲中点+曲线长分段数/2
说明:如果曲线直接与圆曲线相连,即无缓和曲线,则曲线头、尾即为ZY、YZ点;
如果曲线有缓和曲线,则计算头尾位置不是真正的曲线的头尾位置,而是两端缓和曲
线的中点,可以用它来求出ZH、HY、YH、HZ的位置。
(5)求缓和曲线长
缓和曲线长一般应根据现有技术资料定。
如果不知缓和曲线长,可以参考下式(超高顺坡不大于1‰)计算确定:
缓和曲线长=超高(MM)×1000
缓和曲线分段=超高(MM)/10
(6)求直缓、缓圆、圆缓、缓直点的位置
ZH=曲线头-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
HY=曲线头+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
YH=曲线尾-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
HZ=曲线尾+缓和曲线长分段数/2
2、计算各测点计划正矢
(1)圆曲线计划正矢=实量正矢合计/[圆曲线点数+1/2(第一缓和曲线点数+B1-C1)+1/2(第二缓和曲线点数+B2-C2)
9. 缓和曲线的坐标公式及推导
你好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