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表格网

excel随机抽样函数(随机抽样公式excel)

来源:www.0djx.com  时间:2022-11-27 10:28   点击:167  编辑:表格网  手机版

1. 随机抽样公式excel

抽样极限误差等于分位点数值乘于抽样平均误差。

极限误差计算公式为极限误差=临界值*抽样平均误差,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推断中依一定概率保证下的误差的最大范围,所以也称为允许误差。估计量加上允许误差形成置信区间的上限,估计量减去允许误差形成置信区间的下限。极限误差表现为某置信度的临界值,或称概率度乘以抽样平均误差。

即极限误差=临界值*抽样平均误差。、

2. 简单随机抽样的计算方法

第一次听说简单随机抽样有计算公式。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抽样方法,最常见的简单随机抽样有抽签法(如常见的体育彩票开奖),随机数法。简单随机抽样是不可能有计算公式的,否则的话我就专门去计算每期的彩票开出哪个号码了。

3. 随机抽样公式

设总体可以分为n层进行抽样,第i层的人数为ai,要求总的抽样人数为m,那么对于第i层的抽样人数公式为xi=mai/n,其中i=0,1,2....n。

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的方法。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一定的比例,从各层次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次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4. 随机抽样计算公式

随机抽样法又称“抽样调查法”,按照随机原则,利用随机数,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随机抽样法

领域 概率学

别称 纯随机抽样

分类

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等

性质

名词

外文名

Random sampling method

简介

随机抽样法包括两方面问题:一是抽样方法,像如何抽样,抽多少,怎样抽;另一是统计推断,也就是如何对抽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何对总体作出科学的推断。随机抽样法较之普查法具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特点,在人寿保险中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研究工具二比如,要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对死亡表的修正问题,要对每个高龄人进行全数调查几乎是办不到的事,随机抽样法则能提供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

在随机抽样调查法中,又分为三种不同的抽样方法:

①简单随机抽样法:其方法最为简单。对总体调查对象不加任何区分和限制,保证每一个调查对象都有均等机会成为被抽到的调查对象。基本操作步骤:将调查对象全部排队,排号。通过抽签(包括用机器摇号或掷骰子)等方法,从中抽取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对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实际调查。当调查对象总数量不十分庞大,调查对象个体差异较小时,可用此方法。如某企业要从其产品用户100家中抽取20家进行调查,了解其对本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方面的意见,即可把100家用户作001—100的编号,然后用抽签方法,从中抽取10个号码,并对持有该号码的20家用户进行调查。

5. 随机抽样公式和校正公式

高三数学简单随机抽样没有具体的公式,但分为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6. 简单随机抽样公式

样本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Z为置信区间、n为样本容量、d为抽样误差范围、σ为标准差,一般取0.5。

样本量是指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元素的总个数,应用于统计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样本量大小是选择检验统计量的一个要素。由抽样分布理论可知,在大样本条件下,如果总体为正态分布,样本统计量服从正态分布;如果总体为非正态分布,样本统计量渐近服从正态分布。

扩展资料

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一般的,设一个总体个数为N,如果通过逐个抽取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且每次抽取时,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这样的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个数较少的。

2、系统抽样

当总体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首先把总体分成均衡的几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的规则,从每一个部分中抽取一些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叫做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中独立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得到所需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适用于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4、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是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应用整群抽样时,要求各群有较好的代表性,即群内各单位的差异要大,群间差异要小。

5、多段抽样

多段随机抽样,就是把从调查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

7. 最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

随机抽样方法有如下五种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又叫随机抽样。方法:①直抽样法②抽签法或抓阄法,抽样单位全部编上号码,将号码写在底片上搓成团③随机数表法(可保证随机性)

2,等距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首先,编制抽样框,将抽样框内各抽样单位按一定标志排列编号,其次,用抽样框内抽样单位总数除以样本数,求出抽样间隔距离;再次,在第一个抽样间隔内随机抽取一个号码每个样本;最后,按照抽样间隔距离,等距离抽取调查样本,等距离抽取调查样本,直到抽取到最后一个样本为止。

3,分类随机抽样,又叫类型随机抽样。首先编制抽样框,将若干样框内各抽样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或层);其次,根据各类所包含的抽样单位与抽样单位总数的比例,确定种类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或等距随机抽样方法从各类中抽取调查样本。

4,整群随机抽样又称集体随机抽样。首先,先将抽样框内抽样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许多群体,并把每一个群体看做一个抽样单位;然后,按照随机原则从这些群体中抽出若干人群体作为调查样本;最后,对样本群体中的每一个抽样单位逐个进行调查。

5,多段随机抽样又称多级随机抽样或分段随机抽样。①确定抽样单位②抽取各级样本③对最后抽出的样本单位逐个进行调查。

8. 简单随机抽样法

方式不同:

1、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是对全部样本进行随机抽取,每个样本被抽到的概率一样。

例如:1—100,从中随便抽取一个数,每个树被抽到概率一样,都是百分之一。

2、系统抽样是将样本按事先准备的规则,从中抽取。例如:1—100,按事先准备的规则,每10个数抽取一个,抽到数有:10、20、30、40、50、60、70、80、90、100,概率为十分之一。

3、分层抽样是将全部样本分成一定比例的样本,进行抽取。例如:1—100,将其每隔十个数分成一组,共十组,各组中每一个数的概率相同,都是十分之一。

9. 随机抽样调查公式

简单随机抽样,就是按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组成样本(n>n)。这种方法简便易学,常用的法就是抽签了。不过,这适合总体单位较少时使用。系统抽样就是把总体的元素编号排序后,再计算出某种间隔,然后按一固定抽取元素来组成样本的方法。适合用于总体及样本规模都较大的情况。它与简单随机抽样一样都要有完整的抽样框。比如在3000名学生中抽取100名,则先将这3000名的名单依次编上编号,再根据公式k(抽样间距)=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3000/100=30,即每隔30名抽1名。分层抽样是要先把所有元素按某种特征或标志(比如年龄、性别、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几个类型或层次,在在其中采用前两种方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所有子样本构成了总的样本。比如,在以学校进行抽样调查,可先把总体分为男生和女生,然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或系统抽样的方法,分别从男生和女生中各抽100名,这样,由这200名学生所构成的就是一个由分成抽样所得到的样本。我能回答的就这么多了~~~~~

10. 概率随机抽样公式

概率度t,反映的是极限误差的相对程度,在数值上等于极限误差为抽样平均误差的倍数。其计算公式为: t=△x/ux或t=△p/up 其中,t是确定概率保证程度大小的指标。给定t值,就可以通过差标准正态分布函数的概率分布表,查到相应的概率F(t)。

概率: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是事件本身所固有的不随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的一种属性。

11. 随机抽样公式高中

分层抽样一般有三个步骤:

①首先,辩明突出的(重要的)人口统计特征和分类特征,这些特征与所研究的行为相关。例如,研究某种产品的消费率时,按常理认为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平均消费比率。

为了把性别作为有意义的分层标志,调查者肯定能够拿出资料证明男性与女性的消费水平明显不同。用这种方式可识别出各种不同的显著特征。

调查表明,一般来说,识别出 6 个重要的显著特征后,再增加显著特征的辨别对于提高样本代表性就没有多大帮助了。

②确定在每个层次上总体的比例(如性别已被确定为一个显著的特征,那么总体中男性占多少比例,女性占多少比例呢?)。利用这个比例,可计算出样本中每组(层)应调查的人数。

③调查者必须从每层中抽取独立简单随机样本。

首先,辩明突出的(重要的)人口统计特征和分类特征,这些特征与所研究的行为相关。例如,研究某种产品的消费率时,按常理认为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平均消费比率。

为了把性别作为有意义的分层标志,调查者肯定能够拿出资料证明男性与女性的消费水平明显不同。用这种方式可识别出各种不同的显著特征。调查表明,一般来说,识别出6个重要的显著特征后,再增加显著特征的辨别对于提高样本代表性就没有多大帮助了。

第二,确定在每个层次上总体的比例(如性别已被确定为一个显著的特征,那么总体中男性占多少比例,女性占多少比例呢?)。利用这个比例,可计算出样本中每组(层)应调查的人数。

最后,调查者必须从每层中抽取独立简单随机样本。

分层抽样例题:

某校高中生一年级250人,二年级350人,三年级400人,分层抽样抽取200人,如何抽取?

总人数250+350+400=1000

200÷1000=0.2

一年级250×0.2=50

二年级350×0.2=70

三年级400×0.2=8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