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xcel2010数据分析实用案例教程考题期末考试解析
excel2010中sumif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实例:
一、函数的语法:
(一)=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range表示条件范围
criteria表示条件
sum_range表示求和范围
(二)sumif函数和sumifs函数的区别:
SUMIF(进行条件判断区域,条件,求和区域)
SUMIFS(求和区域,条件判断区域1,条件1,条件判断区域2,条件2,……)SUMIFS中的条件是取交集。
二、实例:
(一)求二组学生总成绩是多少?
1、输入公式=sumif(b3:b12,"二组",f3:f12)
2、公式用白话解释:从b3到b12中选择有多少二组的人,然后再从f3到f12把这些二组的人的总成绩相加
3、注意事项:在输入公式的时候输入法一定要切换成键盘形式的
4、得到结果是1025,和实际一致。
2. excel数据分析与处理答案
因为数据分析的模块在项目工具里面,需要自己去分析库里面添加,添加之后重启excel,然后在菜单栏数据模块里面就可以看到数据分析了。
3. excel2010典型试题解析
excel2010中输入的数据类型分为12类,分别为:常规、数值、货币、会计专用、日期、时间、百分比、分数、科学记数、文本、特殊、自定义。其中数值、文本、日期、货币、会计专用和科学记数比较常用。
4. excel数据分析题答案
excel2016数据分析位于excel的开发工具选项卡的下方进行设置即可,只需要进入后,找到下方的加载项进入后选择分析工具库选项卡并确定,数据分析就会出现在菜单栏右上方了。具体查找步骤如下:
1、首先,打开Excel2016,然后找到菜单栏上方的开发工具选项;
2、接着,找到开发工具下方的加载项选项,然后点击进入;
3、点击后,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界面,选择分析工具库选项并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4、最后,我们就可以看到excel2016菜单栏上面出现了数据分析了。
5. 数据分析案例题库
应该是用 ARIMAX来做,先检验协整,如果协整继续做,看协相关图,写出模型表达式,再利用ARMA拟合。应该是这样
6. 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实例教程答案
原则一:统一性原则
统一数据格式(同列同格式)
统一数据类型(同列同类型)
统一数据排序。
例如,某家公司总是希望将星期日排在“星期列”第一位(而非将“星期一”至于第一位),或者,将7月份作为财年的第一个月份。我们可以在Excel表格中进行适当的设置,来满足需求。
4. 统一编码规则。
有些时候,我们希望对产品,或者地理位置等进行编码,这时的编码并非随意的流水码,这就需要我们设置一致的编码规则,并且能对产品ID或地理位置编码进行扩展。
统一原则的好处是带来了非常高的数据加工效率,可以多次、重复利用数据,也就是规模经济。
原则二:职责分离原则
数据的结构和数据的内容分析。
数据的展现形式与数据本身分离。
前者可能是货币或百分比,后者可能是个小数。
3. 数据的排序次序与数据本身分离。
前者通常是阿拉伯数字,后者可能是文本类型。
分离原则的好处是带来了非常强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例如,对于数据本身0.932765,我们可以首先统一地将其格式设置为93.27%,这样生成的每份数据透视表就可自动展示为93.27%的格式,在此基础上如果需要个性化,我们可以使用单元格格式,调整为93%。
原则三:唯一识别原则
同一对象,名称相同。
列有列名、表有表名。每行记录,对应一个唯一标识符(ID)。在关联多个表格的时候,通常会用作表格间的共用匹配列,也称为“键”。(关键字段)
数据总是不断地流动的,要防止冗余记录和冲突,最好的办法是对名称和ID进行规范。
原则四:可扩展性原则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总希望新增一个“维度”来进行细分、溯源,查明真相。新的维度可以匹配扩展。
原则五:复用原则
不要重复发明轮子,也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无增实体”。如果用一份基础数据能够生成所需的5份报表,就不要创造多份基础数据。数据的价值不仅来自于分析数据,而且来自于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对数据的重复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数据的同时,做好数据管理工作,将数据整合到一起。
原则六:分治原则
分治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最佳方面,能够驭繁为简,提升各个组件的复用。
在创建复杂的公式时,采用“分治法”尤为有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处理数据问题的时候。人和机器的最佳分工是:人负责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分治),而机器负责将简单的问题自动化(重复)。
原则七:组合原则
组合
7. 数据分析excel笔试题
做excel数据分析的方法如下:
1、打开Excel,打开左上角文件的标签栏。
2、进入到底部的“选项”。
3、接下来找到“加载项”,然后在加载项中找到“分析工具库”。
4、然后点击底部的“转到”。
5、在这个界面勾选“分析工具库”然后确定。
6、接着就可以在顶部工具栏的“数据”一栏下找到“数据分析”选项了。
7、单击打开,这里有很多简单的数据分析功能,单击需要使用的功能确定,然后按照要求使用即可。
8. excel数据分析课后测试题及答案
1、方法一:快速填充。选中B2单元格,输入包子,按Enter定位到B3单元格中,按Ctrl+E,惊喜的发现所有姓名都被分列出来了。
2、方法二:分列。选中A2:A20数据区域,数据选项卡,分列。下一步,分隔符号选择逗号,下一步,目标区域选择$2$2。完成,所有数据都分列出来了。
3、方法三:分组对比法。分组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了。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求和、平均值、百分比、技术等方式,把相同类别的数据,汇总成一个数据,减少数据量。
4、方法四:数据透视表。点击【插入】选项卡中的【数据透视表】,打开对话框,确定选区,点击确定。然后就可以在新的工作表中看到数据透视表视图,只需要拖动表格字段到【行】【列】【值】中,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数据统计表格。
5、方法五:VBA自定义函数。Alt+F11打开VBE编辑器,插入模块,“通用”下方输入自定义函数
9. excel在数据分析中的基础应用课后测试答案
1.工作簿的概念:
工作簿是指Excel环境中用来存储并处理工作数据的文件,也就是说Excel文档就是工作簿。它是Excel工作区中一个或多个工作表的集合,它的扩展名为.xls和.xlsx,其中.xls是Excel2003及其以下的版本的扩展名,而.xlsx是Excel从2007-2013的扩展名。
2.工作表的概念:
工作表是显示在工作簿窗口中的表格,是工作簿的基本组成单位。一个工作表可以由1048576行和16384列构成,行的编号从1到1048576,列的编号依次是A,B,C表示。行号显示在工作簿编辑区的左边,列标号显示在工作簿编辑区的上边。
3.文件的概念:
”文件“,就是在我们的电脑中,以实现某种功能或某种软件的部分功能为目的而定义的一个单位。它的范畴很广,种类也非常多,运行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在电脑上能看到的都是文件。
4.Excel文件:
Excel文件是保存在电脑或其它设备上的 Excel工作簿,能够以相应版的Excel软件打开,当然低版本的Excel程序软件,只能打开对应版本或者更低版本的Excel文件,而最新版本的Excel软件,基本上可以打开所有版本的Excel文件。
5.Office Open XMl文件格式:
Office Open XML文件格式,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XML格式的文件,它是从20世纪90年代出现,从Office 2000开始对其进行支持,但必须将Office文件先转化为xml文件,从Office2007版本开始采用了基于XML的文件格式,延续了这种传递,从而产生了这种新的文件格式,它们被称为Office Open XML格式,大大增强了文件和数据的管理能力,数据恢复能力,以及与业务系统的互操作能力。
可以更改Excel文件的文件名为.zip查看,看到是XML文件
10. excel2016数据处理与分析应用教程课后题答案
Excel在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在报表方面。因为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掌握编程知识的人占比是很少的,所以不可能使用编程语言获取自定义的查询和用专业的报表工具做出报表,而Excel正好解决了大众的问题,excel的报表功能非常的强大,也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函数,并且可以使用vba编程,基本模拟了一套开发语言的所有,所以简单,上手快。
让很多使用者再没有很强的编程技能的情况下,可以迅速的处理数据和制作报表,而且非常灵活,唯一的缺陷是,他的数据源过分依赖Erp软件,虽然在Excel种我们可以自由发挥,但数据源限制了字段,有那么一点小遗憾。
11. excel典型试题解析
1.打开Excel,点击经典菜单里面的工具。
2.选择控件。
3.选择第一项插入。
4.选择那个打勾的图标。
5.鼠标箭头变成十字标,在单元格中单击,就出现一个小方格,后面带着文字。
6.可以自己编辑文字,例如是学历选项的,把文字改成高中。
7.拖动移动框,调整位置后,单击其他地方,退出虚线框。
8.之后再点击就是在小方框里打勾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