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族谱怎么排版
修谱、续谱六大忌
一、忌嫉贤妒能
古人对家谱编修人选是非常讲究的。必须是有“功名”的族人,即有一定社会地位、得到乡邻认可的读书人方能出任。而族谱编修是宗族的重大集体活动,不是主编的个人行为。因此,主编必须在族谱编修理事会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而不能凌驾于理事会之上指手划脚,目空一切。更不能不经理事会同意,随意更换理事长、任命“代理理事长”、“荣誉理事长”、副主编,颁发所谓“最佳……奖”。主编必须具备必要的文言文知识,能断句,能撰文作序跋,能熟练使用电脑,会打字排版,绘制世系图表,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主编不能插手修谱资金,更不能独自一人既管钱又管账,给人瓜田李下之嫌。
二、忌盲人摸象
修谱应有详略得当的修撰纲目与编排体例、栏目设置、收录标准,提交理事会讨论通过后,方可遵照执行。从各地修谱的经验来看,古今凡是修得成功的高质量的好谱,都是先有修谱大纲而后付诸编撰的,盲人摸象修出来的绝对不会是质量高的好谱。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续谱不能依葫芦画瓢,在前人修谱之后续接今人的垂丝齿录简单了事。而应顺时而为,有所创新。老谱原有的精华要继承,源流考、人物传、墓志图、宗祠图、著述表、恩荣录、风情录、大事记等,都应在族谱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万万不能忽视,更不可或缺。
三、忌攀龙附凤
为了抬高门第与敬宗睦族,不惜讳其所出,或托名为帝王诸侯之后、攀附权贵,或编造世系、杜撰官爵,附会显赫的世系背景。
这应是被摒弃的,修谱应不攀附谄媚于名人,但一定要高度肯定与重视名人的榜样作用。“采德行以阐潜修也”,对本族的政要、专家学者、英烈、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应浓墨重彩书写于卷,让族谱成为方志、国史的缩影与折射,成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乡土教材。
四、忌无端封官许愿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修谱应遵循“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史家笔法,详加考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后世子孙了解氏族真相,族谱不是“天下最不可信之文籍”,而是信史。
五、忌功利心
唯钱是举。修谱续谱其实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参与者必须要去除功利心,以义务奉献为荣,以修谱为赚钱牟利为耻。因为修谱的资金,除了少数宗亲捐款大数额外,绝大多数都是宗亲一百两百省出来上交的。
六、忌隐恶扬善
有不少的姓氏族谱凡例中,都标有“不书”条目,即不收录入谱的标准,大多是“不道、乱伦、乱宗、绝义、辱先”等,这样就使得所有的族谱中就只有正义之君子而无盗跖奸佞之小人。“我在坟前愧姓秦”,大约就是如此。历史上的大奸大恶之徒,如李林甫、秦桧都是既没有祖先父母,也没有子孙后人,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耐人寻味。《油麻岭冯氏三修族谱》在扬善之时就没有隐恶,在谱中详细列举了“社坛坪谳案”“存心、长寿两庵谳案”,是非曲直留存后代评说。
七丶盲目追远,无据上溯
向上追远是修谱时的主要方向和任务,宋代的苏洵说有五服关系的人,应该是喜庆和忧伤与共,看到谱书,知道与宗亲的服制关系,而且孝悌之心会油然而生。例如苏洵修谱采取的就是小宗之法,全谱仅著录六代人,苏洵为第五代,上溯到他的高祖,以上就不再追溯。古人认为“五服出,亲已尽”。出了五服,形同路人,不必写。
元朝以后,修谱脱离五服所限,追求代数久远,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信息模糊欠缺考证,很容易导致编造祖先,或是冒认祖先的行为出现。
有的家族在编修家谱时,盲目追求向上向古的追溯,只看世代的追溯情况,从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常识,家谱世系每向上追溯一代,就会横向产生不可估计的门支。对于资料的搜集和考量,难度是非常大的,信息越是无法考证,编撰的家谱可能会错误百出。
所以在修谱追远的路上,决不可盲目追远,应该根据现有的可靠资料,步步为营,踏实前进。
八,盲目合异导致宗脉混乱
元代有很多家族编修的通谱,就是把母亲,妻族异姓合为一谱。这种行为极易追远冒祖,这种合异不是为了探究祖先,而是为了后世的利益。将史上名人首先拟定为共同目标祖先,通过编撰歪曲宗族脉络,参与宗族事务,强化共祖同宗意识,可以教化宣传,引导宗族认同,一次抬高自己家族的身价,达到利益共享的目的。
更有甚者,不做考证,胡乱挽结,单方将身边的名人权贵攀为同族。为了一己之浮华名利,改编造故事和字名,把祖宗强加给多少代以上不相关的权贵显族之人作后,是对先祖最大的侮辱和不敬。
在修谱时,应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地记录宗族的历史,真正做到所编修的族谱“无假借、无攀源、无一妄语、从实阙疑”。
九,不重史实,粉饰美化
家谱,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很高的民俗,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考察价值。
家谱,应该以史为镜,抑恶扬善。民间有人修谱,自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完全不顾谱牒的实际状况。
1、族谱记事失实,攀龙附凤,攀权附贵。希望借以抬高宗族地位。
2、族源不实,冒认祖先。即便是宋朝以前,官修时期的家谱也有出现这种情况。更不用说宋代以后,民间大量修谱。
3、不记载本族不光彩的事情。
从而导致宗族的资料不完善。在修谱时,我们应该本着一分为二,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不可误信,偏听,要持理性态度,来对待家谱。
十,盲目追远,无据上溯
在修谱中,妄图利用宗族关系网罗利益,营植权益,攀附权贵,则必会脱离宗族脉络,歪曲尊祖敬宗收族的本意,毁灭和削弱族众的宗族意识,甚至会让家族成员丧失修谱的信息,导致家族信息中断、遗失。
2. 族谱编辑排版软件
制作简谱软件有:
1、作曲大师
国产软件,符合我们使用习惯,且功能强大,可以制作简谱,修改编辑简谱,打印输出简谱。
主要软件是免费使用的,需要的话可以下载试试:
下载地址
2、overture
这是钢琴谱软件
3、guitar pro
这是吉他谱软件
3. 族谱怎么排版整齐
电脑上制作家谱,要有个格式,自己去排版的话还是比较费时费力的。借鉴下百姓通谱的同心圆家谱咯。年轮状呈现的。可以同时查到很多代族人呢。修改查看很给力呢。再也不用担心纸质家谱的损坏丢失了。
4. 族谱怎么排版好看
家谱照片要用塔型的格式排列,也就是家族中最年长者排最上方,依次类推。
5. 家谱怎么排字
我只知道孔孟族谱排辈都是二十个字一轮回。不知道这个答案满意不?!
6. 家谱怎么编排
家族族谱人员按辈分大小顺序排列,从一世祖开始,格式是竖着写。
7. 家族谱怎么写和排版
以word2007为例,方法如下:
1、依次单击“插入”、插图框中的“SmartArt”,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层次结构”、在右边出现的“组织结构图”中选中竖排或横排的结构图例,双击出现的“文本”,填写家谱姓氏辈份等信息。
2、家族人丁兴旺的可以在不同的辈份(行或列)添加多个文本,具体方法是点击想要添加位置附近文本框,在菜单栏中点击“添加形状”,在子菜单中选择在后、前、上、下添加即可。?
3、页面布局可以设置为横板,纸张设置大些,因为家谱人员太多,一张A3横板往往都写不下。
8. 族谱怎么排的
1、辈分一般大的家族会找人事先把每个辈分中名字中间或者后面的那个字定下来,之后没一个辈分出生的人要按照事先定下来的字取名字。
2、比如定再来每个辈分都是中间的字是一样的,在找出来没一辈子适合的中间值,比如说第一辈中间字是自,第二辈中间字是明,第三辈中间字是高,那么如果这个家族姓张,那么第一辈的前两个字就定了张自,第三个字就可以按照父母的愿望来取,比如张自强,张自立等。第二代中间字是明,那么前两个字就是张明,比如说张明明,张明亮等以此类推,大家只要一听名字就知道你在这个家族是那个辈分里的人了。
9. 族谱怎么排版设计
家谱是记录家族繁衍生息过程的书本,卷轴的不叫家谱,而是“祖席轴子”,是专门记载家族中历代已经死去人的名单,在举行祭祀活动时,挂着供奉用。
卷轴按世代先后顺序一代一代编排,名字竖着写,从右往左,夫妻名字按男在前,女在后的顺序编排。
10. 怎样写族谱序
序是图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凡书皆有序。序,主要记载作者之意,作序者向读者表达著书的意图、评价和宗旨。汉代孔安国曾说:“序者,所以叙作者之意也。”(朱师辙《清史述闻·卷十六·丛录二》)家谱同其他著作一样也有序,置于正文前面。序的类型分三类:一是自序,即作者或编著者写的;二是他序,即请他人写的;三是代序,即用一篇文章代替。
家谱序言,多为自序、他序两种。宋代欧阳修、苏洵既自编家谱,又为自编家谱作序。他序的也很多,为了提高家谱的荣誉和地位,不少家谱往往请名人、政界要人作序。宋代的文天祥,明代的张居正,清代的赵翼、张廷玉、丘逢甲,民国的汤寿潜、段祺瑞、徐世昌等就为他人家谱作序。现代新修家谱也有请名人作序的。如著名作家谢冰心就为其家乡《横岭谢氏族谱》作序。家谱序言数量,清、民国时期为最多,其次是明代,再次是元代。据估计有几百万篇。序言是家谱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好比家谱的窗口,通过序言,我们不仅了解家谱的编写背景、意图、经过,而且了解家谱的内容梗概、作用、价值等一些基础性的谱学理论知识。如明洪经《增进贤双乳洪氏族谱序》说:“夫族谱者,所以辨姓氏,明尊卑,分亲疏,重申联族也。”清胡廷臣《商水李氏族谱序》也说:“族之有谱也,所以详世系、志功德。上明崇孝敬,下以敦雍睦而劝戒之。”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