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表格网

excel如何转换经纬度(经纬度格式转换excel)

来源:www.0djx.com  时间:2023-01-07 04:40   点击:295  编辑:表格网  手机版

1. 经纬度格式转换excel

1、电脑打开Excel表格,选中单元格,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

2、进入设置单元格格式页面,点击进入自定义。

3、进入自定义后,自定义00"°"00"′"00.00"〃",然后点击确定。

4、设置好单元格格式后,直接输入232955.21。

5、输入232955.21后,回车结束就会自动变成经纬度。

2. 经纬度格式转换器

北斗对标GPS,主要功能是定位,模块是用来定位的硬件设备,作用可以简单理解为电脑之于互联网,是其构成的基础组件,作用主要有定位、导航、授时等。

GPS北斗定位模块应用

  定位模块一般都是支持北斗+GPS两套定位系统的,定位模块的作用更像是手机,接收来自基站的信息、可能打电话打短信,定位模块的作用没有手机那么全面,能捕获跟踪到卫星的信号,通过计算得到经纬度、时间等定位信息。

  定位模块安装使用是终端用户接触不到的,市面上的定位模块使用要配合软件等,电脑自带的串口一般是RS232,需要配232-485转换器(工业环境建议使用有源带隔离的转换器),转换后RS485为A、B两线,A接板上A端子,B接板上B端子,485屏蔽可以接GND。若设备比较多建议采用双绞屏蔽线,采用链型网络结构。

3. 经纬度格式转换工具软件

1在电脑上下载安装goole earth这款软件,然后,打开进入,我们可以利用这款软件查找你要标注的地点。例如你再青海湖选择采样点/

02在以上地图上,查找到青海湖后,你要选择你自己想要标注的采样点,然后,你会找标注工具,如

03工具下方右侧,那个黄色带小加号的那个图标就是标注工具

04可以用鼠标右键拖动那个换色的标记,放到你想要的位置,如,我想把采样点放在湖边,并且名称改为1.

05当然,你也可以更改你要的标注颜色和大小

06鼠标右击你刚标注的那个点,然后出现菜单栏,然后打开属性,进入以下界面/

07更改你想要颜色和比例,然后开始保存,还是鼠标右击那个点,出现菜单栏,选择另存为\

08然后就保存了你的那个点的kmz文件\

09直接打开这个kmz文件即可出现到你标注的那个点位置。当然,你也可以建一个文件夹,多标注一个点,然后生成一个kmz文件即可

4. 经纬度格式转换 在线E N

1、在ArcGis中打开相关的属性表,确定经纬度坐标的X和Y。

2、下一步,双击X来确定相关信息。

3、完成以后,双击Y来确定相关信息。

4、这个时候已经得到地理坐标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双击横坐标设置选项进行转换。

5、完成以后,双击纵坐标设置选项进行转换。

6、这样一来如果没问题,即可实现ArcGis中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地理坐标了。

5. 经纬度格式转换在线转换

数点分为角分(1角分等于六十分之一度),和秒(一秒等于六十分之一分)。比如:北纬N39°34′14.95″ 东经E116°34′52.18″化为小数点的度为:北纬39.5708181173,东经116.5811614825。

具体化法:

北纬N39°34′14.95″ :39+34÷60+14.95÷3600=39.5708181173

东经E116°34′52.18″:116+34÷60+52.18÷3600=116.5811614825

6. 经纬度数据格式转换

1、打开需要转换的图形或坐标点图形,把已知点转换前的坐标和转换后的坐标在CASS中进行展点,然后在CASS中点击“地物编辑”。

2、再下拉列表点击“坐标转换”。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已知点的坐标,即转换前。

4、转换后。

5、然后点击添加。

6、选择一定数量的点后,点击“计算转换参数”,即可看得到平移参数、旋转参数、尺度参数。

7、如果需要数据转换或图形转换,在图中红色区域选择相应选项。然后在数据名中选择“转换前坐标文件”保存“转换后的坐标文件”。

8、点击转换--框选图形数据--空格,即实现图形和数据的转换。

7. 经纬度格式转换软件

用coord,软件很小很强大,可以实现自定义数据格式批量文件转换,大地坐标支持小数度,度分秒多种形式,支持54,80,84三种不同椭球参数之间的7参数,4参数转换,支持空间直角坐标,大地,高斯平面坐标的转换

8. 经纬度格式转换代码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指立项批复时的项目名称。无立项批复则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相关设计文件的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指发展改革部门核发的唯一项目代码。发展改革部门未核发项目代码,填写“无”。

建设地点:指项目具体建设地址。海洋工程建设地点应明确项目所在海域位置。

地理坐标:指建设地点中心坐标。坐标经纬度采用度分秒(秒保留3位小数)。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填写《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小类。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项目行业具体类别。

是否开工建设:填写是否开工建设。存在“未批先建”违法行为的,填写已建设内容、处罚及执行情况。

用地(用海)面积(m2):指建设项目所占有或使用的土地水平投影面积。租用建筑物的建设项目填写实际租用面积。海洋工程填写占用的海域面积。改建、扩建工程填写新增用地面积。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需要设置专项评价的,填写专项评价名称,并参照表1说明设置理由。未设置专项评价的,填写“无”。

规划情况:填写建设项目所依据的行业、产业园区等相关规划名称、审批机关、审批文件名称及文号。无相关规划的,填写“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填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名称、召集审查机关、审查文件名称及文号。未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填写“无”。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分析建设项目与相关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符合性。

其他符合性分析:分析建设项目与所在地“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符合性。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建设内容:填写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储运工程、依托工程,明确主要产品及产能、主要生产单元、主要工艺、主要生产设施及设施参数、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的种类和用量(改建、扩建及技改项目应说明原辅料及产品变化情况)。简要分析主要原辅料中与污染排放有关的物质或元素,必要时开展相关元素平衡计算。产生工业废水的建设项目应开展水平衡分析。明确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简述厂区平面布置并附图。

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简述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绘制包括产排污环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改建、扩建及技改项目说明现有工程履行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手续等情况,核算现有工程污染物实际排放总量,梳理与该项目有关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区域

环境质量现状:

1.大气环境。常规污染物引用与建设项目距离近的有效数据,包括近3年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数据,国家、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数据或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质量数据等。排放国家、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有标准限值要求的特征污染物时,引用建设项目周边5千米范围内近3年的现有监测数据,无相关数据的选择当季主导风向下风向1个点位补充不少于3天的监测数据。根据建设项目所在环境功能区及适用的国家、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地方环境质量管理要求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达标情况。

2.地表水环境。引用与建设项目距离近的有效数据,包括近3年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数据,所在流域控制单元内国家、地方控制断面监测数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布的水环境质量数据或地表水达标情况的结论。

3.声环境。厂界外周边50米范围内存在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应监测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现状并评价达标情况。各点位应监测昼夜间噪声,监测时间不少于1天,项目夜间不生产则仅监测昼间噪声。

4.生态环境。产业园区外建设项目新增用地且用地范围内含有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时,应进行生态现状调查。

5.电磁辐射。新建或改建、扩建广播电台、差转台、电视塔台、卫星地球上行站、雷达等电磁辐射类项目,应根据相关技术导则对项目电磁辐射现状开展监测与评价。

6.地下水、土壤环境。原则上不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建设项目存在土壤、地下水环境污染途径的,应结合污染源、保护目标分布情况开展现状调查以留作背景值。

环境保护目标:

1.大气环境。明确厂界外500米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住区、文化区和农村地区中人群较集中的区域等保护目标的名称及与建设项目厂界位置关系。

2.声环境。明确厂界外50米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

3.地下水环境。明确厂界外500米范围内的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

4.生态环境。产业园区外建设项目新增用地的,应明确新增用地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填写建设项目相关的国家、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放速率限值。

总量控制指标:填写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定的总量控制指标。没有总量控制指标的,填写“无”。开展专项评价的环境要素,应在表格中填写调查和评价结果。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填写施工扬尘、废水、噪声、固体废物、振动等防治措施。产业园区外建设项目新增用地的,应明确新增用地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保护措施。

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以下内容参考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和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要求填写。

1.废气。产排污环节、污染物种类、污染物产生量和浓度,排放形式(有组织、无组织)、治理设施(处理能力、收集效率、治理工艺去除率、是否为可行技术)、污染物排放浓度(速率)、污染物排放量、排放口基本情况(高度、排气筒内径、温度、编号及名称、类型、地理坐标)、排放标准,监测要求(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频次)。废气污染物排放源可列表说明,并在表格后以文字形式简单阐述其源强核算过程。结合源强、排放标准、污染治理措施等分析达标排放情况。生产设施开停炉(机)等非正常情况应分析频次、排放浓度、持续时间、排放量及措施。废气污染治理设施未采用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排污许可技术规范中可行技术或未明确规定为可行技术的,应简要分析其可行性。结合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项目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及污染物排放强度、排放方式,定性分析废气排放的环境影响。

2.废水。产排污环节、类别、污染物种类、污染物产生浓度和产生量,治理设施(处理能力、治理工艺、治理效率、是否为可行技术)、废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排放方式(直接排放、间接排放)、排放去向、排放规律、排放口基本情况(编号及名称、类型、地理坐标)、排放标准,监测要求(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频次)。结合源强、排放标准、污染治理措施等分析达标情况。废水污染治理设施未采用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排污许可技术规范中可行技术或未明确规定为可行技术的,应简要分析其可行性。废水间接排放的建设项目应从处理能力、处理工艺、设计进出水水质等方面,分析依托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

3.噪声。明确噪声源、产生强度、降噪措施、排放强度、持续时间,分析厂界和环境保护目标达标情况,提出监测要求(监测点位、监测频次)。

4.固体废物。明确产生环节、名称、属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及编码)、主要有毒有害物质名称、物理性状、环境危险特性、年度产生量、贮存方式、利用处置方式和去向、利用或处置量、环境管理要求。

5.地下水、土壤。分析地下水、土壤污染源、污染物类型和污染途径,按照分区防控要求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跟踪监测要求(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频次)。

6.生态。产业园区外建设项目新增用地且用地范围内含有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应明确保护措施。

7.环境风险。明确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和风险源分布情况及可能影响途径,并提出相应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8.电磁辐射。明确电磁辐射源布局、发射功率、频率范围、天线特性参数、运行工况,电磁辐射场强分布情况,环境保护目标达标情况,监测要求(监测点位、监测频次)。当建设项目存在多个电磁辐射源时,应考虑其对环境保护目标的综合影响,并说明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开展专项评价的环境要素,应在表格中填写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按要素填写相关内容。

(六)结论

从环境保护角度,明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可行或不可行的结论。(无需重复前文所述的项目概况、具体的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等内容)附表:填写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其中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填写,无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或执行报告中无相关内容的,通过监测数据核算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

(七)其他要求

1.涉密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非涉密建设项目不应包含涉密数据及图件。

2.报告表中含有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不可公开内容的应注明并说明理由,未注明的视为可公开内容。

3.附图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布置图、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附具现状监测布点图、地下水和土壤跟踪监测布点图等。附图中应标明指北针、图例及比例尺等相关图件信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