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资决算数
会计年终决算即财务年终决算,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进行结清旧账,年终转账和记入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财务报表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是财政部门和单位领导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本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政府办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
通过会计年终决算对一年来的收支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分析,总结出管理中的经验,揭示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也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2. 工资总额决算报告
什么是财务决算?
财务决算是对预算经费执行情况的总结,与部门预算不可分割。通过决算工作可以对预算经费的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促进预算的合理编制,从而提高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益 。
要做好年度决算,按照以下步骤一次进行
1)、整合当年度所有的单据,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完整。
通知所有部门及时清理本年度发生的业务,查看是否有业务已经发生,因各种原因没有取得发票的,务必年底结账前取得发票交由财务部门。
2)、做及时准确的财务处理
账务处理过程中,务必不要遗漏任何经济业务,核对是否有应摊销未摊销的费用,固定资产折旧是否全部计提,工资、税金等是否计提等。保证经济业务的全面,完整。
3)、填报决算报表。
决算报表要依据账面数据填写全面细致,每个科目总账必须与明细账相符。年度财务决算工作是企业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4)、决算报表与年初企业的预算报表做对比。
仔细全面核对对比每一组数据,尤其是差异较大的数据要找到差异较大的原因,最好最后的工作总结。
3. 决算数怎么算
预算完成程度一般就是用决算的金额除以预算批复的金额,百分比越高,预算完成程度越好。
4. 决算员工资一般多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金和会计信息管理工作,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行为,保证会计决算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法律规章,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范围、编制内容、工作组织、填报审核、汇总上报、质量核查及数据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规范。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指行政事业单位在每个会计年度终了,根据财政部门决算编审要求,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的、综合反映本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和各项资金管理状况的总结性文件。
第四条通过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收集汇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经费来源与运用、资产与负债、机构、人员与工资等方面的基本数据,全面、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为财政部门审查批复决算和编制后续年度财政预算提供基本依据,并满足国家财务会计监管、各项资金管理以及宏观经济决策等信息需要。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不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但纳入财政预算范围、且与各级财政有经常性经费领拨款关系的其他单位也适用于本制度。
5. 决算支出数
定义和目的:工程决算是指工程完工、交工验收后,根据施工图设计、合同及其调整、施工 一般是由建设单位编制。
包含工程项目从立项到投入使用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二、工程决算的编制依据 1、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投资估算; 2、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及其概算或修正概算; 3、经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及其施工图预算; 4、设计交底或图纸会审纪要; 5、招投标的标底、承包合同、工程结算资料; 6、施工记录或施工签证单,以及其他施工中发生的费用记录,如:索赔报告与记录、停(交)工报告等; 7、竣工图及各种竣工验收资料; 8、历年基建资料、历年财务决算及批复文件; 9、设备、材料调价文件和调价记录; 10、有关财务核算制度、办法和其他有关资料、文件等。 三、工程决算的编制步骤 (1)收集、整理、分析原始资料。从建设工程开始就按编制依据的要求,收集、清点、整理有关资料,主要包括建设工程档案资料,如:设计文件、施工记录、上级批文、预(决)算文件。 (2)对照、核实工程变动情况,重新核实各施工单位、单项工程造价。将竣工资料与原设计图纸进行查对、核实,必要时可实地测量,确认实际变更情况;根据经审定的施工单位竣工结算等原始资料,按照有关规定对原概(预)算进行增减调整,重新核定工程造价。 (3)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力求内容全面、简明扼要、文字流畅、说明问题。 (4)填报竣工决算报表。 (5)做好工程造价对比分析。 (6)清理、装订好竣工图。 (7)按国家规定上报、审批、存档。)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